医院要闻

又到膏方进补时
来源 : 黄山市中医医院   发布时间:2019-12-25    浏览量:12535

1220,冬至将至。市中医院的中药煎膏室,弥漫着浓郁的中草药香和热气腾腾的蒸汽。中药师胡立明寸步不离收膏区。收膏桶里,浓缩的药液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儿,一份膏滋已经进入关键的收膏环节。他不敢有半点疏忽,手持竹板不停地搅拌,还不时提起竹板,观察膏滋下滴的形状。

“收膏要用文火,充分搅拌,不然会粘底糊锅。”胡立明说,这个过程一般要2小时,等到沸腾的膏滋不再上涌,就预示着膏滋制作即将完成。“一般根据经验判断,如果滴水成珠,或者出现挂旗,就像这样,我们就认为熬好了。”胡立明再次提起竹板,膏滋挂在竹板表面,如一面下垂的旗子。

膏方,又名膏滋,是一种外观粘稠、入口甘腴的中药剂型,根据各人的不同体质、不同临床症状综合辨证而处方配置,从开方、用药到熬制、服用都十分讲究,具有药性缓和、药力持久、易于保存、服用方便等优点。冬令进补膏方,可以起到滋养脏腑、培补正气、祛除病邪、强身健体等作用。

“从10月份启动到现在,我们已经制作了99份膏方,全部一人一方。”胡立明展示一份冬令膏滋药加工记录,上面据实登记收药、加工、发药的日期,浸泡、煎煮、沉淀、浓缩、收膏、凉膏等操作时长,辅料和贵细料的品种和用量。处方医师、配方人、物料校对人、发药人及各环节的操作人,均签字存档。

胡立明介绍,制作膏方时,中药煎煮前要加清水浸泡两次,加水量是药材量的810倍,每次浸泡68小时,让药材充分吸收水分,促进有效成分溶解、浸出。煎煮用火遵循“先武后文”的原则,一般煎煮两次,有些药材需要三煎或四煎。药液经过浓缩,加入中药贵细药和炼制糖或炼蜜,即可进入收膏环节。

“膏方制作全部使用道地药材,严格遵守中药材的炮制、传承、方法和质量标准。”市中医院院长沈智斌说,2015年医院举办首届膏方节,今年已是第五届。举办膏方节,是为了进一步传承中医药文化,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了解膏方,认识膏方,体验膏方,切身感受传统中医药医疗保健的独特作用。

该医院治未病科方鸣介绍,膏方的适用人群包括慢性病患者、亚健康群体、体质虚弱需滋补者、中老年人群。原则上膏方四季咸宜,但以冬季服用为多,服用时间多在冬至时开始,因冬季万物收藏、阳气内敛,且冬三月为封藏之季节,更适合养藏,服用膏方能起到补养正气、充填阴精的效果。

方鸣表示,传统膏方强调辨证论治、一人一方,有别于市面上常见的阿胶糕。慢性病急性发作阶段、外感急性疾病时、传染病在急性期和活动期时,均不宜服用膏方。建议服用膏方前先用开路方,调理脾胃、化湿燥湿,提高脾胃运化功能,并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反应,及时作出调整。患者所用药物对症后,方可考虑使用膏方。

方鸣提醒,服用膏方后,如出现腹泻,应注意是否过于滋腻,或含有通便作用的药物,可减量并改为饭后服用,必要时停服,改为健脾助运中药调理,待消化功能恢复正常再服用;如出现上火现象,如齿龈、鼻腔充血、面赤生火,应考虑患者是否属热性体质、膏方是否偏于温燥,宜减量服用,并可用清热泻火中药煎汤代饮冲服膏方。(作者 许晟)